当前位置: 首页 >>系部新闻
经济系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双站联动:触摸昌黎“融”动力与文明新脉动
发布时间:2025-07-20  查看次数:
当经济学视角遇上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当青春脚步踏入新时代文明的实践阵地,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我系“经彩非遗冀新生”中华文化传承走进昌黎县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双站联动”的探索中,读懂基层发展的鲜活密码。
踏入昌黎县融媒体中心的大门,多元的办公场景便让人眼前一亮。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探访了直播间、党建活动室、演出大厅、昌黎礼物、昌融艺术空间等核心区域。同学们体验了主持人在台上的工作,看着主持人们奔赴一线播报的身影,编辑们在“中央厨房”里将同一素材转化为短视频、图文等多元产品,大家直观感受到“一次采集、多元分发”的融合魅力。
推开“昌黎礼物”的大门,浓郁的地方特色扑面而来:以葡萄沟为灵感的手绘书签、融入碣石山传说的文创摆件、带着葡萄酒香的定制香薰……一件件文创产品,仿佛是昌黎的“文化名片”,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如果说“昌黎礼物”是地域文化的“具象表达”,那么昌融艺术空间则展现了文化的“多元可能”。在这里,书画展览与现代设计碰撞,非遗体验与艺术沙龙结合,传统与创新的交融,让同学们看到了文化产业的更多形态。
“融媒体不只是技术的整合,更是服务地方的‘桥梁’。”座谈中,中心负责人介绍,从农产品直播助销到政策解读短视频,从防汛抗旱实时报道到文旅推广专题策划,融媒体中心正以“新闻+”模式深度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围绕“媒体运营的成本效益”“如何通过传播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刻体会到:在信息时代,懂传播更要懂需求,懂经济才能让主流声音更接地气。
如果说融媒体中心是昌黎的“信息枢纽”,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便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家园”。走进中心,志愿服务站的暖心标语、理论宣讲厅的生动展板、文化活动室的非遗手作……处处透着文明实践的鲜活气息。
在工作人员介绍,同学们了解到中心通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惠民”的模式,将文明实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农技专家下乡指导种植、文艺志愿者送戏到村、“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故事……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案例,让同学们看到“精神文明”如何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物质力量”。“原来文明实践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解决群众需求,这和经济学中‘满足社会需求’不谋而合。”
从融媒体中心的“融合传播”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实践惠民”,经济系学子在两站探访中,触摸到了基层发展的双重脉动。这些实践让同学们明白:经济学的智慧,不仅藏在数据与模型里,更写在基层治理的创新中,融在服务群众的细节里。带着这份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刻体悟,实践的脚步不会停歇。下一站,我们继续以青春视角,探寻更多发展答案!

 
版权所有: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网站备案编号:冀ICP备13018366号
©2016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28号 | 邮编:050091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