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
发布时间:2025-07-18 查看次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的历史,切实履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使命,我系“经彩非遗冀新生”中华文化传承团前往五峰山革命活动旧址开展纪念活动。
五峰山,这座距昌黎县城北5.3公里的“天然文笔峰”,因李大钊“八上五峰”的故事而成为革命圣山。同学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目之所及是松奇石怪,脚下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李大钊先生走过的历史印记。山间保留的石桌、石凳及相关历史图片,都生动再现了李大钊同志在此“铁肩担道义”的初心与实践,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其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的崇高理想和革命情怀。
在半山腰的韩文公祠遗址前,队员们驻足凝望。这座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的古祠,曾因李大钊的革命活动焕发新生。1924年,为躲避北洋军阀追捕,李大钊化装商人在此避难,并由此启程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在李大钊革命活动陈列馆,工作人员通过“播火者的觉醒”“革命道路的探索”“伟大精神的传承”三个篇章,系统讲述了李大钊同志从求学探索到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的光辉一生。馆内陈列的《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手稿复刻件,无声诉说着这位“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在此播撒思想火种的壮举。
实践活动的高潮,是同学们在4.3米高的李大钊汉白玉塑像前的集体瞻仰。塑像基座38级台阶象征着烈士38载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通过这次五峰山之行,同学们沿着李大钊先生走过的山路,触摸到了信仰的温度,读懂了“铁肩担道义”的重量——那些石桌石凳上的沉思、展馆手稿里的赤诚,让同学们对爱国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山风依旧,精神永恒。当青春与红色基因相遇,当学识与爱国情怀相融,经济学子也必将带着这份在五峰山汲取的力量,以经世济民的追求践行爱国之志,让大钊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